一是携手发展绿色经济。
根据要求,2017年底前,大连将完成建成区餐饮服务业单位整治工作,并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在确保各类环境问题在当下完成整改、影响得以消除的基础上,大连更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加快构筑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彻底解决各类环境问题。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对店外经营和占道修车洗车行为进行了清理,交通部门对修车行业的资质加强管理,公安部门对停车占道和交通噪声扰民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修车洗车行业经营范围进行全面清查,环保部门对修车行业废机油等危险废物加强监管,属地党委、政府负责具体工作实施。让服务业 不再扰民餐饮娱乐、修车洗车,每个市民都离不开这些生活服务,然而企业无视环保经营便会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同时,大连市还将逐步建立起各部门间稳定、常态的沟通协调机制,对各自工作中发现的养殖场户污染风险问题相互进行通报,加强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畜禽养殖污染环境违法行为。5月7日,《关于开展餐饮服务业油烟噪声污染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印发,全市集中打响整治油烟和噪声污染战役。庄河是大连非煤矿山较为集中区域,为从根本上解决矿山污染环境问题,庄河市政府近日专门下发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国土、环保、公安、林业、交通等部门及涉矿乡镇各负其责,依法对全市非煤矿山采矿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非法开采行为、各矿山是否按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治理等情况进行排查,并将这种排查常态化、长期化,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企业逐步养成守法生产习惯,通过整治,进一步规范区域内矿山经营秩序,有效恢复矿山生态。
根据要求,2017年底前,大连将完成建成区餐饮服务业单位整治工作,并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按照《通知》要求,今后相关部门将把检查工作常态化,对发现的非法排放、倾倒、堆放工业固体废物的违法行为,要进行源头追溯,依法对责任单位实施高限行政处罚,并责令按规定进行清理和处置;发现涉嫌污染环境罪的,将及时移送司法部门;将集中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形成推进工作舆论氛围,逐步杜绝工业固体废物非法排放、倾倒、堆放行为。第一,完善监督体制和惩治措施。
人为对硬件设备或者软件平台的不正当干预,会对数据可信度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堵上业主人为干预的漏洞非常重要。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平台,推送监测数据规范操作方法、弄虚作假受惩的法律法规条文、典型案例剖析等内容。要规范第三方监测市场,引入第三方监测库的机制。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监测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是环境决策的科学保障。
不定期去现场对采样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行情况,监测人员巡检情况等进行检查。环境保护部也出台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例如,可以根据极稳定、极不稳定、极高、极低等数据的查询,结合历史数据,辨别采样系统是否被人为干预,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并有效堵住漏洞。设备在运维和检修期间,工作人员有时会无意间破坏其他正常的线路或者设备,导致数据无法正确获取。对于当地环保部门自行监测的数据,要建立上一级环境监测部门监督核查的制度,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核,随机选择时间和天数开展现场抽查。环境保护部也出台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
为守住数据诚信的底线,防范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笔者结合日常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在结束前,对其他邻近设备进行巡检和运行测试,谨防无意动作的破坏干预。巡检人员应该对设备运行原理、企业生产情况等内容进行全面掌握,还需具有敏捷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分析力。还可以在采样系统现场安装视频监控,增加门禁系统,加大巡查力度,堵住人为干预的漏洞。
要规范第三方监测市场,引入第三方监测库的机制。不定期去现场对采样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行情况,监测人员巡检情况等进行检查。
第二,堵住人为干预的漏洞。只有让监测队伍外的人员意识到监测数据造假的危害,理解监测数据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才能有效发挥大众的监督功能。
堵住运维人员无意干预的漏洞。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平台,推送监测数据规范操作方法、弄虚作假受惩的法律法规条文、典型案例剖析等内容。地方环境质量的指标数据、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等主要由当地环保部门或者第三方监测机构监测,存在自测自报的情况。对于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的企业,要列入失信黑名单,取消监测资格,还要使失信单位在其他行业同样受限。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教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让法律条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宣教的对象还应面对大众,积极推广一些环保专业术语、监测数据内容和标准、日常监测方法等。
有些数据伪造单位的法律法规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较低。目前,一些地方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监督存在不足。
所以每次工作人员运维,都应该详细记录设备情况和运维内容。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监测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是环境决策的科学保障。
当地环保部门要从第三方监测机构的规模、监测资历、人员配备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打分,并加强日常监管工作。为此,应尽快完善监督体制。
人为对硬件设备或者软件平台的不正当干预,会对数据可信度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堵上业主人为干预的漏洞非常重要。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有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指出,要把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放在重要位置。为防止软件系统参数被人为篡改,应把系统的每次操作都记录在日志里,方便操作记录的查阅和回滚。第一,完善监督体制和惩治措施。
主管部门要对数据监测人员定期集中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技能培训。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内容,落实数据弄虚作假惩治措施,联合金融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共同构建数据诚信惩戒体制。
第三,监测工作的宣教要常抓不懈地方各有关部门应严格遵守《农药管理条例》,综合施策,最大限度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统筹规划,加强环境监测。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又称为天然农药。
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大宣传力度。严禁工业三废超标排放,对产品中的有害杂质及生产中的辅助剂等进行严格控制。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等进行了规范,也对农药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提出了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数量多,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生态造成破坏。
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安全评价,对一些毒性高、不易分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农药品种,必须禁用。
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比有机农药小。这对进一步解决农药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开发和推广生物农药, 减轻农业对有机农药的依赖, 有利于逐步建立现代环保农业生产模式,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和执法监管力度,对不符合排放要求的予以关停取缔或督促整改。